Project Luchi

Project Luchi

印度加爾各答——跨文化宣教事工邀請

Project Luchi
印度加爾各答——跨文化宣教事工邀請

Lamb1.png
Lamb2.jpg

 
欒傳真牧師夫婦
提到加爾各答,弟兄姊妹可能聯想到德蘭修女,卻大概不認識欒傳真牧師夫婦。一對在上海某公園蒙神撮合的夫妻,從美國宣教士的分享中得悉印度加爾各答有二萬五千名華僑,卻沒有一位華人宣教士。經過迫切禱告,這對夫婦勇敢回應神的呼召,辭掉高薪厚職,辭別父母家人,帶著年僅六歲的獨生女兒和十六件行李,離鄉別井,義無反顧,遠赴印度服事國外無依無靠的同胞。

當時正值大陸解放、印度獨立,兩地皆處於動盪之中,但神的帶領是確實的。初到埗時,年幼的女兒甫見到膚色黝黑的印度人,霎時嚇壞了,哭嚷著要回家,師母卻對她解釋說:「這裡是我們的新家。」

靈糧堂教會
靈糧堂教會,從偏僻的中國街小巷佈道所開始。頭兩個月,只有牧師夫婦每晚在空空如也的佈道所讀經禱告,白天探訪、派單張邀請的人通通沒有赴約。直到一晚滂沱大雨,來了十名避雨的華人青年船員,其中八名決志信主受洗,教會從此成長。

luchi2.jpg
11257833_751347794964374_6059698399158816278_n_1.jpeg

靈糧學校
靈糧學校,始於欒師母每早在佈道所教導一群貧困孩子讀書識字,直到1962年學校落成正式開學。從開學至今,欒牧師夫婦的一貫辦學宗旨:每天早會,傳講福音,學習禱告,閱讀聖經,有教無類。1974年,更在加爾各答近郊塔壩建立天恩靈糧堂,同時開辦天恩靈糧學校。兩間學校見證著欒牧師夫婦對福音與教育的熱切。且聽欒牧師夫婦傳記《無私的愛》中的敘述與描寫:

「牧師、師母看到教育對華僑子弟的重要,認為教育能培育人的品德,改善人的生活,因此在神的帶領下有更多的家長把孩子送來讀書。從起初只有貧窮的孩子,以後連有錢人的孩子也被送來。曾經有人表示靈糧堂英文學校辦得那麼好,可惜學校裡太多窮學生,他不願讓自已的孩子跟工人的孩子坐在一起讀書,這樣有失身分。筆者趁此機會告訴他,這正是師母辦學校的目的,因為在神的眼中,每個靈魂都是寶貴的,都是平等的,沒有貴賤之分。牧師夫婦怎樣透過學校傳揚基督信仰的做法,給了我們很好的示範。」

「天恩靈糧堂英文學校及中國街靈糧堂英文學校的建立,使數以千計的華僑學子及印籍孩童接受良好教育,更重要的是有許多僑胞因著他們,有機會聽到福音而蒙恩得救。英文學校在神的祝福下,由於教學認真、設備完善、地點適中及老師們愛心辛勤耕耘的結果,學生人數年年加增,而且成績斐然,遠近馳名。」

「欒牧師夫婦歷經三十五年的歲月,努力不懈的在加爾各答完成宣教的任務,透過教育傳揚福音,作育英材。如今他們都已奔完世上之路程,安息主懷。他們偉大無私的愛心,使認識他們的人永銘於心、畢生難忘。他們的一生正如保羅在提摩太後書四章7—8節所說:『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,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,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,從此以後,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。』」

蔣國泰傳道夫婦
蔣國泰傳道,第三代印度華裔,畢業於新加坡神學院,在加爾各答服事逾二十年。陳惠芳師母,生於香港,畢業於中國神學研究院,於印度生活時認識蔣牧師。二人於2016年共結連理,同心服事兩間靈糧堂、兩間靈糧學校,更開辦以馬內利中心,專門服事操印度語之本地人。

luchi5.jpeg
luchi4.jpg

異像
時至今日,加爾各答華人陸續出國謀求安穩生活,但蔣國泰牧師夫婦依然堅持傳承前人的使命。靈糧學校剛過了六十個年頭,天恩靈糧學校也即將慶祝五十週年,正需改革創新,以迎接新的挑戰。兩間學校合共近三千名學生,正是向本地青年、兒童傳播福音的重要據點。

蔣傳道夫婦與靈糧堂教會,以 Project Luchi 作號召,邀請同受異像而渴望同工的弟兄姊妹,分享神所賜各樣美好恩賜,同心參與主工。

Project Luchi লুচি
Luchi / লুচি / 盧餅, 孟加拉一種傳統麵餅,象徵日常基本食糧,與「靈糧」堂寓意暗合。

Project Luchi লুচি 大綱如下:


  • 學生靈命塑造
  • 師資培訓
  • 院牧招募
  • 校舍更新
  • 各地教會跨國界參與
  • 使跨文化宣教更有果效
luchi.jpg
luchi1.jpg
luchi1.jpg

加拿大華福聯同加爾各答靈糧堂及歐鄰華宣團契 (FACCES)
邀請你參與印度跨文化宣教項目:Project Luchi লুচি
把握契機,廣傳福音,神國使命,你我同心!

留意:奉獻請註明為 India Missions 印度宣教

   CCCOWE Canada Information   CCCOWE Canada Information